- · 《理论探索》投稿方式[04/29]
- · 《理论探索》数据库收录[04/29]
- · 《理论探索》期刊栏目设[04/29]
- · 理论探索版面费是多少[04/29]
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」资助启动:10年100亿,让有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2022年的新基石项目计划资助60人,这也对当选科学家的遴选过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 此外,更值得注意的是,作为一笔科研经费,新基石在选拔过程中,注重「选人」而不是「选项目」
2022年的新基石项目计划资助60人,这也对当选科学家的遴选过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
此外,更值得注意的是,作为一笔科研经费,新基石在选拔过程中,注重「选人」而不是「选项目」。
当一个人选择探索无人区,其风险往往是巨大的。
新基石的科学委员会由多名资深科学家组成,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(生命科学领域)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(数理科学领域)、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谢晓亮(生命科学领域)与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(数理科学领域)等人。
相比科学探索奖,新基石的目标领域更聚焦。
1、寻找「探险家」
新基石打破了项目制研究中的任务驱动模式,不对获得资助的「新基石研究员」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,不考核论文数量,也不限定必须拿出成果的期限,只希望他们能够静下心来,「十年磨一剑」,朝着真正伟大的科研目标前进。
因此,科学研究的目标往往有两个:一,在同一座地基上钻研理论与应用,使地基「巩固」;二,则是前往“无人区”探索,「开拓」新的地基。后者,也就是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「基础科学研究」。
为更大的目标鼓掌。
自贝尔实验室的诞生以来,企业自建实验室,大多被解读为先有科学研究支撑技术创新、而后有技术赋能产品与业务发展。
目前,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」已开放申报,截止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,合适的科学家不要错过!
从华为效仿贝尔实验室研发、建立2012实验室后,国内互联网大厂也相继成立自己的研究院。
2021年4月,马化腾及腾讯高管在致内部员工的信中提出新一次的战略升级,将“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”纳入公司核心战略。同时宣布成立「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」(SSV),新的事业部将成为全公司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核心发动机,并在首期投入500亿元,在基础科学、教育创新、乡村振兴、碳中和、FEW(食物、能源与水)、公众应急、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等方面推动社会价值创新。
首先,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」是一个资助项目,不是一个奖项。资金用途上,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」是向入选科学家提供科研探索所需要的经费,不是个人奖励,因此科学家从新基石项目中获取的经费仅可以用于科研。
但显然,这类科学家不是施一公院士所说的「胆大之人」。
这一点与科学探索奖明显不同:在科学探索奖中,获奖的科学家每人在五年内总共可以获得300万元,奖金由科学家自由分配,可以用于科研,也可以用于改善个人生活。
「胆大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、用于形容中国科学家的词汇,但在施一公看来,这却是科学家的精气神中最不可缺少的气质之一,因为做科研本就是一场冒险。而伟大的科学家,往往也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「探险家」。
其次,在领域设置上,新基石项目是面向两个领域,专注于基础研究:一个是数学与物质科学,另一个是生物与医学科学,并鼓励其他学科与这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。其中,物质科学包含物理、化学和没有立即产业化可能的理论计算机领域。
这也是新基石成立的初衷与目标。
什么是冒险的科研?雷峰网
什么是科学家的冒险精神?雷峰网
爱因斯坦在没有相对论的时代研究相对论,是冒险;屠呦呦在没有青蒿素的时候钻研青蒿素,也是冒险……这意味着,科学家需要有强大、自信的内心,敢为人先,不甘于只是做一个追随者。这是其一。
与科学探索奖相比,新基石也放宽了年龄范围:最高年龄从45岁提高到了55岁。
目前,该项目已开放申报。
然而,人们又深知基础科学的重要性。
就在所有人都为腾讯在基础研究的大手笔投入惊叹的同时,腾讯对可持续的新发展格局的探索并未就此止步。
据悉,这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,由科学家主导、腾讯出资、公益属性、独立运营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。
「基础科学」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。
与「科学探索奖」相比,新基石的内容有了许多变化。
直到现在,新基石科学委员会的四位委员都还活跃在科研一线。对于「选人」所可能出现的内定、找人情、走关系等不端风气,他们都明确谈到,项目会全力保障评审的客观公正。施一公表示:「我想请每一位申报人放心,科学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重任在肩,未来入选的‘新基石研究员'的水平,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信誉。」
文章来源:《理论探索》 网址: http://www.llts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1/773.html